主播玩的捉蛐蛐的游戏
主播玩的捉蛐蛐的游戏
1、好耶,是大家最喜欢的“电子斗蛐蛐”环节。“电子斗蛐蛐”,当今中文互联网屡见不鲜的名词。
2、它常常用来形容以下情景:老头环里的女武神被拿去从正门开始单刷史东薇尔城;魔兽争霸同人口暗夜角鹰兽和人族狮鹫互殴,或是原神玩家仅靠游戏设定评断尘世七执政武力孰高孰低&;&;总之,一款游戏中的任何单位、任何角色都可以拿出来斗一斗,如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。是故,网友们谓之“电子斗蛐蛐”,或是“赛博促织”。
3、但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真把斗蛐蛐做成一款游戏,会是什么样。别说,还真有人这么干了。就在上个月,一款由蓬莱飞鱼工作室开发、以斗蟋蟀为主题的收集养成游戏《沉默的蟋蟀》在上线,截至目前该作已获86%好评,超400条评论,特别好评,并得到逍遥散人等主播推荐。更有不少玩家称之为:“中国人自己的神奇宝贝”。
4、斗蟋蟀“类神奇宝贝”能做成啥样。斗蛐蛐向来讲究“捉、养、斗”,《沉默的蟋蟀》还原了这个过程。首先是捉。
5、《沉默的蟋蟀》简单易懂地将扑进草丛捉蛐蛐的环节做成了扫雷,在惊动蛐蛐以至其逃跑之前,你可以借助各式道具循着虫鸣翻找藏身于草木乱石之间的蛐蛐。此外,通过“郊外”随机探索和蛐蛐市场,玩家还可以凭眼光自行选购心仪的蛐蛐。
主播玩的捉蛐蛐的游戏
1、其次是养。说到饲养蛐蛐,饲料、汁水、洗虫、喂食自然一样都少不了,而饲料与汁水的精细程度又直接影响到蛐蛐的战力&;&;毕竟放在古代,达官显贵们还曾用鱼虾、黄鳝、老鳖磨成粉末“伺候”蛐蛐大爷,以求养出斗性最猛、战力最强的蛐蛐。并且,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、蛐蛐潜力,给小可爱们封大王、二王、三王,加速其成长。最后是斗。
2、蛐蛐的数值不是万能的,但数值太低是万万不能的,大多数时候,蛐蛐间的胜败就取决于数值高低。不过,不同蛐蛐还带有一定技能,其隐藏属性也许远超纸面上的数值。
3、而战斗的博弈点则在于,即便是两只蛐蛐单挑,一旦没有一击即胜或是单局决出胜负,斗蛐蛐就很可能拖入长达三局的持久战。此时,开斗前选择何种“打草方案”便是重要的决策点:是使用“万能草”增加技能触发几率、“开局草”加强蛐蛐数值争取速战速决,还是用“蓄力草”避其锋芒为下一回合储存体力,亦或使用“下风草”采取防守姿态&;&;小小的蟋蟀盆也有如此复杂的“勾心斗角”。战斗过程方面,虽说俩蛐蛐互殴没有做太精彩的动画,但《沉默的蟋蟀》另辟蹊径用文字展示战斗简报的形式,倒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4、稍有遗憾之处在于,除了委托事件、接收新手导师小乌龟发放的零星任务,《沉默的蟋蟀》目前还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剧情,这也使得游戏欠缺真正神奇宝贝那样的故事性与代入感。好在,《沉默的蟋蟀》在主要玩法外填充了不少小系统。诸如郊外,类似事件,虫友,类似社交,赛事,类似单机版天梯,援建、侦探委托等零碎玩法虽深度不足,却让整个游戏的世界观呈现得颇为鲜活饱满,比一个人没完没了地养蛐蛐斗蛐蛐要生动许多。
5、一本极力做蟋蟀科普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作为一名生物学爱好者,相比朴实无华的玩法,《沉默的蟋蟀》更令我惊艳的其实是游戏内扎实而丰富的各种斗蛐蛐知识,可惜现实生活几乎用不上,简直是屠龙之技,事实上,只要你稍微接触一会儿《沉默的蟋蟀》就能记住不少专业术语:。“撬子手”专指靠抓蛐蛐谋生的闲人,他们整天拿着铁钎在蛐蛐洞里捣腾,并因此得名;“打草”指斗蛐蛐前要先把探子伸进虫笼里撩拨蛐蛐,将发怒的蛐蛐引出来和对手掐架;而所谓“洗虫”则是说是天气炎热的时候,要用26度左右的甘草水和清水给蛐蛐洗两次澡,以保持蛐蛐们的健康状态&;&;几个小时玩下来,你肯定会觉得怎么斗个蛐蛐也有这么多学问。